一、3月行业热点舆情监测1.1 整体监测数据
图1:3月行业整体舆情趋势
2022年3月,有关中药材行业的信息发布总量达到33.62万条,较2022年2月份大幅增长56.66%。原因一是新冠疫情反复,国内民众对中医中药关注度和使用频率阶段性增长;二是2月份只有28天,且跨春节长假,历来都是舆情低平期;三是3月是中药材生产种植和消费关键期。
1.2 八大领域信息频率监测
图2:3月8大关键领域信息频率监测
通过天地云图大数据对中药材行业8大领域监测,2022年3月份,中药材生产种植、中药企业、中药材价格和行业政策等,热点舆情信息出现频率靠前,说明本月是中药材生产种植、中药企业产销活动关键期,而中药材价格连续上涨、行业政策变化也引起行业内外关注。1.3 行业信息热点区域中药材行业的热点舆情区域分布,北京、广东、浙江和云南等省份信息出现频率靠前,其中:北京是政策出台发源地,广东和浙江是中医药消费大省,而云南、四川等地则是中药材生产种植大省,舆情热点靠前;而上海市则因为新冠疫情多发,本月度同样进入舆情热点区域。
1.4 3月中药材行业三大热点事件
(1)《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发布(信息总量1726)
(2)中药饮片首次集采启动(信息总量1847)
(3)“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布(信息总量18796)
二、3月中药材市场监测2022年3月1-30日,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中心监控的1587个品种(包括相同品种不同品规不同产地,下同)中,上涨品种数212个,较2月增加63个。下跌品种数171个,较2月增加102个,其余商品本月价格波动不大。由此可见,市场基本面呈震荡下滑态势。
2.1上涨品种简析
表1:3月上涨品种前20
水牛角:市场货源紧张,产地少有来货,商家关注力度增加。货源批量走销顺畅,行情稳步上扬,现在市场水牛角个子价格在20-22元之间(公斤价,下同),水牛角丝价格在13-15元之间,商家看好后市。
红豆蔻:口岸来货受阻,市场关注度进一步提高。近期多商积极采购,带动货源走销加快,行情快速上扬,现市场红豆蔻售价130-133元,预计后市价格还有波动可能。
甘遂:产地来货少,市场库存紧张,商家关注。目前小批量货源走动顺畅,大货少有人求购,行情前期上涨后转稳。市场一般统货售价85-95元之间,短期内价格波动不大。
岗梅根:由于常年价格不高,导致产量少于去年,加上全球原油暴涨导致运输等成本的上涨,市场货源走动顺畅,价格出现上涨。现岗梅根阳枝统片价格在6-7元之间,短期内行情看稳。
麦冬:随着产新深入,近期商家关注度较高,货源暂时以正常走动为主。市场传闻山麦冬减产幅度较大,致行情上涨,现湖北货在50-52元之间;四川产地减产不明显,行情有所下滑,市场统货65-68元,今年产量如何,还需留意观察。
2.2 下跌品种简析
表2:3月下跌品种前20
水菖蒲:去年受石菖蒲涨价影响,行情同时得到拉升,近期又受石菖蒲行情下滑影响,走动有所放缓,行情出现下滑。现市场水菖蒲个子要价13-14元,统片多售价在15-17元之间,后市应保持稳定。
茉莉花:去年产量较前年增加,商家谨慎购买,货源走动缓慢。因商家关注度不够,价格持续低迷运行,市场统货多要价55-60元之间,预计后市还有下滑空间。
玫瑰花:市场货源充足,需求不旺,货源走动缓慢,商家关注力度不高,价格有所回落。现市场山东产玫瑰花售价在70元上下,后市行情继续关注货源消化情况。
北沙参:市场库存有量,商家以勤进快销为主。因滋补旺季已过,货源总体成交量一般,行情疲软运行,现河北统粒价格在28-30元之间。
香橼:产地货源走动不快,行情持续回落。现产地新片价格在11元左右,跌幅约35%,市场随着新货不断入市,行情也出现下滑,云南统片行情15元,预计后市还有小幅下滑。三、3月市场点评,行情振幅加大3.1 3月市场行情振幅明显,风险加大
3月较2月涨价品种数增加超60个,下跌品种数较2月增加超100个,行情振幅明显加大。原因一是库存相对丰厚,虽然疫情品种需求快速增长,但仍难掩供大于求的现实;二是市场经过1年多的普涨之后,大部分品种均已上涨,有价无市,持货商开始积极卖货套现。
3.2 产新开始,下跌品种明显增加
3月跌价品种显著增长,尤其以高价产新品种为主。2月主要是调料品上涨,而3月涨价品种多为冷背小品种,领涨大品种寥寥无几。
下跌品种主要是前期高价刺激种植,产新产量增加,行情开始下滑。例如,红花云南新货上市补充,价格小幅回落;云南家种秦艽由于产区、市场缺乏实际消化,行情缓慢下行;泽泻由于新货产量增加,价格处于小幅震荡;天葵子产新,市场销量一般,受新货冲击行情回落;密蒙花去年价高,今春产新价滑;蜈蚣产新前行情下滑等。
3.3 中药材生产仍有过热,但整体冷热不均
目前,国家对粮食种植的重视程度远高于中药材种植,这也导致部分大户选择种植粮食;同时,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均大幅上涨,导致种植成本增加,也增加了农户的扩种难度。造成今年中药材生产冷热不均现象,即高价品种大面积扩种,而低价品种、劳力集中品种仍然缺乏生产积极性。四、4月市场展望,天气和疫情成为关键因素4.1 倒春寒将成为市场关注热点
近期市场缺乏热点,但天气变化较大、气温时冷时热。未来倒春寒对中药材种植的影响,成为商家最为关注的焦点。连翘、山茱萸、苦杏仁、桃仁、栀子等品种如今正处花期,如果气候异常对花期的影响较大,将对挂果类品种造成较大影响,如果对花期影响不大,高价品种行情下跌将是大趋势。
4.2 疫情反复,将直接影响中药材流通交易和消费
一方面,目前国内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将影响部分产地、市场的中药材正常交易;另一方面,疫情品种需求也将持续增加,部分供应紧张的品种如连翘、红景天等的价格可能再度上涨。
4.3 市场整体供大于求,如何消化库存成为问题
一方面,过去两年的高价期蓄积的库存有待消化,囤货商如何套现成为难题;另一方面,高价刺激部分品种的产能扩张,有可能加剧这种“滞胀”局面。但疫情反复引发的相关中药材需求增长,中成药和饮片的联合集采带来的原料需求阶段性增长,都为这种库存消化提供了通道,望企业和商家抓住“窗口期”,落袋为安。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