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头条号以史为鉴讲了战国时期秦国最善于用间谍。
在灭掉赵国的进程中,王翦率领大军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秦国间谍郭开起到了重大作用,不但害死了唯一能阻挡秦军的李牧,还力劝赵王投降,为秦军兵不血刃拿下邯郸立下汗马功劳。
那么六国有没有对秦国用间谍呢?
以史为鉴肯定的告诉你,有,还不少!其中一个间谍甚至可以称之为有史以来最失败的间谍!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的任务是要秦国多多修建大型工程,让秦国国力消耗在水利工程上面,从而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发展兵力。
这个间谍成功的取得秦国信任,让秦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搞水渠建设,但是搞建设的结果却是大大促进了秦国国力,秦国能以一国吞并六国,这一水利工程出力甚多,到了汉、唐、明、清,甚至如今,老百姓都受益于这一工程,这位间谍也可以称为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师。
这位间谍或者水利工程师的名字叫做郑国。
郑国是韩国人(三晋赵魏韩的韩国,不是朝鲜半岛的韩国),曾经为韩国治理过荥泽水患,是少有的水利人才。
秦始皇元年(公园元前247年),秦国屡屡威胁韩国,韩国国力弱小,无法正面抵挡,于是想了一个阴招:将我国最厉害的工程师故意送给秦国,让工程师建议秦国大建水利工程,这样秦国就会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放在建设上,就没那么多时间来打我了!
不得不说韩国出这个注意的人还真是个天才啊!
于是郑国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派到了秦国。
果不其然,秦王觉得修建水利工程对国家有百利而无一害,于是就派郑国开凿引泾水到洛水的大工程。水渠从陕西西北群山中流出,流经三百余里,覆盖整个关中平原,最后流入洛水,工程历经十余年,动用人力物力不可胜数。修建渠道的确起到了疲惫秦国的作用。
后来郑国的间谍身份被秦国人察觉并举报了,秦王要杀了郑国,郑国这个时候已经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水利上,郑国对自己的间谍身份坦然承认,对秦王说:开始的时候,我的确是作为疲惫秦国的间谍,但是现在工程进行到一半了,此渠一成不过为韩国延迟了几年的灭亡时间,但对于秦国来说,这是万世的基业啊!
秦王被郑国说服了,于是让郑国继续修建水渠。 等到渠成后,整个关中平原因为有水灌溉,成为秦国的大粮仓,灌溉面积达280万亩。使得农业落后的关中地区一跃而成富甲一方,每亩产量数倍于六国,改变了关中百姓靠天吃饭的历史!史记中河渠书记载渠成后: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郑国渠工程宏伟,规模宏大,称得上是两千多年前之壮举。郑国渠和都江堰、灵渠三大工程遥相呼应,为秦国保证统一六国过程中的粮草供给。
郑国是中国古代卓越的水利科学家,其科学技术成就得到后世的一致公认,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泾阳县群众有“郑国千秋业,百世功在农”的诗句称颂他!。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