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近日**防长奥斯汀在乌克兰捐助国代表例会上表示,目前已经有九个国家承诺将向乌克兰提供超过150辆德制“豹”式主战坦克!换言之,若加上美英之前承诺的31辆M1“艾布拉姆斯”和14辆“挑战者2”主战坦克,那么在未来几个月内,乌克兰得到的西方坦克总数将会接近200辆。
几乎与此同时,俄罗斯国防部近期不仅发布了一段有关T-90M坦克的训练视频,而且还声称这些俄军坦克手们正在加强训练并研究摧毁德国豹2、英国“挑战者2”和**M1“艾布拉姆斯”这三款西方主战坦克的方法。
单从军事的角度上看,有了这三款西方坦克的加入,未来乌克兰军队虽将会获得更多反攻的机会,但这200辆的数量却有点尴尬。不仅很难帮助乌克兰在本次俄乌军事冲突中翻盘,而且也几乎不太可能借此将俄军逐出顿涅斯克和卢甘斯克,甚至是克里米亚等地区。
道理很简单,首先这200辆西方坦克将要面临的对手不仅是世界上拥有坦克库存数量最多的国家(上万辆),而且目前其手中至少还有2000辆可随时出战的T-72或T-90系列主战坦克。也就是在数量上这200辆西方坦克的投入几乎就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撼动俄军钢铁洪流!
其次是后勤保障问题,陆军装甲战斗不像空战,后者主要是以质取胜,一架先进战机可能会连续击落多架低端战机,同时若自己被击中,那么该装备基本上就是废了,几乎没有再向其投入维护和维修保障的需要。但陆军装甲战斗却不一样了,一辆防护力很强的先进坦克就算被多次击中,它也有可能全身而退并经过修复后重返战场。
换言之,目前乌克兰军队接手的200辆西方主战坦克越是先进,就越需要更多的后勤保障服务。否则把它们当作一次性用品也太浪费了,再加上数量本就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需要更多的维护和维修后勤支持。
最后是人为因素,不管目前乌克兰方面还剩多少可熟练操作坦克的军事人员,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学会并掌握操控西方坦克的方法。同时还需发挥出此类装备的优势,否则这些先进坦克的战斗力必然会大打折扣。更何况这200辆的数量也不允许乌克兰坦克手们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并快速成长。
基本扮演的就是“刺客”角色,目标就是尽可能的消耗对手,而并非彻底击垮俄军,这其实也是西方像下套一样,一点一点给予乌克兰军事援助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有西方军事人员直接操纵以上坦克上战场的可能性,但该投入说到底仍然是杯水车薪。
综上所述,虽然乌克兰接手的这200辆西方坦克不能帮助自己彻底击败俄军,但从战术上说,它也确实可以在战场上发挥出一定的遏制作用,即阻止俄罗斯装甲部队的碾压式打击。因此这里就有必要分析一下目前俄军主战坦克对战这三款西方主战坦克的胜负率。
客观上说,抛开其他反坦克方式不谈,单从坦克对战的角度来看,西方此次向乌克兰供应的这三款主战坦克当属**M1系列战斗力最强,其次是综合性能较好的德制豹2,最后才是英制“挑战者2”主战坦克。道理也很简单,就因为**M1系列坦克在这三款装备中自重最大!
坦克装备虽不是越重越好,但在同等科技条件下,坦克自重越大,越就说明其防护力越强,这一点毋容置疑,否则**也没有必要把M1设计成70多吨的庞然大物(俄制T-14战斗全重55~65吨)。换个角度,40多吨的俄制T-90如果在动力允许的情况下再加装20吨装甲,那其防护力必然会提升很多,这是无法忽视的客观规律。
同时还有特制反坦克弹药和贫铀弹的加持,美制M1的攻击力也绝不容小觑。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供应给乌克兰的M1系列坦克没有缩水(无贫铀装甲),那与俄制T-90M坦克展开对轰的结果自然是M1更胜一筹。
同理,自重约62吨的德制豹2和英制“挑战者2”也是如此,它们比俄制T-90系列坦克多出的十几吨重量并不是臃肿无用的“赘肉”,而是实实在在的防护力。当然,防护力再好也不可能全身无死角,比如履带、车体后侧、炮塔尾部和顶部等区域,这些地方一旦被击中再强也会遭受重创。这也是以上三款西方坦克屡屡在中东战场上被击毁的主要原因。
当然,在同等打击条件下就算是俄制T-90坦克也会难逃一劫。因此只要研究并掌握好对方的弱点,俄制坦克在单挑以上三款西方坦克的过程中并不一定会吃亏,反而可能会因为技高一筹而获胜!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