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朝廷昏暗,阉党当道,党争激烈,最为有名的就是阉党与东林党的斗争,那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天启皇帝朱由校并不想当皇帝,他只想当一个高级的木工,所以他把大权都给了魏忠贤。
被万历皇帝罢职还乡的政治清流顾宪成回到家乡无锡,在宋朝杨时所建东林书院废墟的基础上,重建了东林书院进行讲学、宣传自己的政见。
东林书院
很快在顾宪成的身边聚集了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和叶茂才等7人,他们合称东林八君子。
东林八君子批评朝政腐败,检讨朝廷不当政策(主要是盐监、矿监政策),关心社会问题,关心百姓生活,怀天下之忧,以天下为己任。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发展,他们形成了对明朝政治进程起了重要影响的东林党。
东林党人成了明末最大的政治势力
东林党人的这些所作所为,当然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所不能容忍的。于是在天启年间,无锡东林书院被烧,相关东林党人被杀被关。
于是有网友问,东林八君子们最后的结局都如何了呢?他们都被魏忠贤杀了吗?
一、东林党的首脑人物顾宪成,于1612年病死家中。
顾宪成于155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张泾的一个贫困家庭,少时好读书努力向上,27年中了应天府试第一名举人,31岁中进士二甲第二名。
东林先生顾宪成
他是著名的思想家,创建了东林书院,人称东林先生。1612年(万历四十年),62岁的顾宪成于无锡家中去世。
之后党争爆发,顾宪成被削去封号。崇祯初年,顾宪成获得平反,赠吏部右侍郎,谥号端文。
二、顾允成是顾宪成的弟弟,1607年病逝。
顾允成出生于1554年,小顾宪成4岁,他在顾宪成中了进士后的第6年(万历十四年)也中了进士,一门两进士。
顾允成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顾允成与张纳陛、岳元声合疏直谏“三王并封”;不久后又弹劾阁臣张位,于是惹怒万历皇帝被贬。于是顾允成请辞归籍无锡老家不再复出,与顾宪成等人全力创办东林书院。
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顾允成病逝,终年54岁。他比哥哥顾宪成还早死了5年。
三、高攀龙因魏忠贤的迫害,于1626年在无锡家中投水而死。
高攀龙生于1562年,他比顾宪成小了12岁,但这并不影响他与顾氏兄弟的友好忘年之交。
高攀龙世称“景逸先生”,他于万历十七年28岁时中了进士。1595年(万历二十三年)他在顾宪成被罢官后的第三年也辞官归家,与顾宪成兄弟重建东林书院,讲学20多年。
高攀龙
1621年(天启元年),高攀龙被任命为光禄寺丞重获起用。
因为得罪了阉党魏忠贤,1626年(天启六年)他被阉党崔呈秀诬告贪污。高攀龙不堪屈辱,于同年三月在锦衣卫前来捉拿他的头一天,在家中后花园水塘投水自尽,时年64岁。
高子止水,郭沫若题写
四、刘元珍在八君子中年龄最小,他比顾宪成小了21岁,病逝时只有51岁。
刘元珍出生于1571年,是万历二十三年进士,从南京吏部主事升为南京兵部郎中。
1605年(万历三十三年),刘元珍因被牵涉进当年的“京察”案而被免官回乡。1620年(泰昌元年)光宗继位,刘元珍被任命为光禄寺少卿重获起用。
1622年(天启二年)刘元珍逝世于北京官邸,终年仅51岁。
刘元珍
五、安希范于1621年(天启元年)四月,病逝于无锡家中。
安希范生于1564年,19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23岁(万历十四年)与顾允成同榜中了进士,有“神人”之誉。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安希范因直言进谏而惹怒万历皇帝,遂遭贬斥回到家乡无锡。罢官后,安希范与顾宪成等人讲学议政,从此不再复出。
安希范
六、钱一本以71岁高龄病逝于武进家中。
钱一本1546年出生于常州府武进县,是万历十一年进士,曾任庐陵知县等职,因上疏皇帝而遭诬陷,被贬为民。
1617年(万历四十五年),钱一本病世,享年71岁。
钱一本
七、薛敷教,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病逝于武进家中。
薛敷教1554年出生于常州府武进县,是万历十七年进士,因上疏忤旨,被勒令回籍。
1592年(万历二十年)夏天,薛敷教被重新起用为凤翔教授、国子监助教,但很快又在第二年因解救赵南星而被贬,此后再未再出仕。
薛敷教
八、叶茂才于崇祯二年(1629年)在老家无锡病逝,终年72岁。
叶茂才出生于1558年,万历十七年进士,不久后被授予刑部主事的官职。万历四十年因不满朝廷党争而辞官回乡。
天启四年(1624年),朝廷再次起用他为南京工部右侍郎,但他仅上任三个月就又称病辞官,此后不再出仕。
虽然离职了,但他后来还是凭自己的影响力,从魏忠贤的手里救出了高攀龙的儿子,让人敬佩。
叶茂才
东林党的创始元老东林八君子因为都是无锡人(钱一本和薛敷教也属于大无锡范畴),所以后来大家就想当然地认为东林党是代表江南的大地主阶层利益的党派,这其实是不对的。
东林党人大多出身于江苏、江南的地域色彩也很明显,但是东林党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读书人加入,比如东林党的重要成员叶向高是福州府福清人、李三才是陕西临潼人、赵南星是北直隶真定府高邑人、孙承宗是北直隶保定高阳人、黄尊素(黄宗羲之父)是浙江余姚人……
孙承宗
简单归纳我们发现:他们全部都是进士出身,更准确地说,他们是代表读书人、士大夫的价值取向的一个党派;他们都是因为正直敢言敢谏而被罢官的失意者。
魏忠贤对东林党人出手,目的当然铲除异己,杀鸡儆猴。他污蔑东林党人聚众论政,对皇帝的贬职怀恨在心,有图谋造反之嫌,并搞出了一个东林党点将录,上面共记有东林党人309人。在天启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支持下,魏忠贤于1625年9月7日借熊廷弼事件,下令禁毁了东林书院 。
被称为9000岁的魏忠贤
这时候顾宪成为首的东林党人8人中,只还有一个已经罢职的叶茂才在世,其它的人都已经死了(魏忠贤不杀叶茂才是因为叶茂才这时候已经不与他做对了)。
所以说东林党只有一个人死于魏忠贤之手,把东林党人之死都归于魏忠贤是不对的。
最后小结:虽然东林八君子只有一个高攀龙是死于魏忠贤之手,魏忠贤也没有杀害还活着的叶茂才,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说魏忠贤就是好人。
不是魏忠贤不想杀东林党八君子,而是八君子大都死得早,而魏忠贤得势则是1621年明熹宗朱由校当了皇帝之后到朱由检上台这段时间,他想杀东林八君子这些人也杀不着了。
遭殃的是那些在职的仍在与魏忠贤做斗争的东林党人,黄尊素、周宗建、李应升等人300余人遇难,东林书院被毁,全国的书院都跟着全部拆除。
东林八君子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