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收益率,指的是年化收益率,什么样的预期才是合理的呢?这个问题有很多角度可以回答,我们先来看一种自上而下的推导过程。
整个经济体的增长,是每个企业、每个劳动者共同努力不断创造财富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一个相对好衡量的指标就是 GDP(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一段时间里一个国家创造出来的总财富。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国家的 GDP 都在以一个飞快的速度发展。过去 20 年,中国 GDP 年均增速在 9% 左右,但随着我们经济体量的增大、人口红利的减少以及科技与工业化的阶段转型,未来的速度肯定要稍微慢下来一些。参照过去几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相对保守地认为,每年 5%~6% 的增速是比较可预期的。这个数字,就是我们收益率的一个基础保障。
当我们投资股票的时候,实际上投资的是这个国家相对规模比较大、盈利能力比较强、活力也比较旺盛的一系列公司——毕竟它们都是上市公司。
所以,总体来说,如果把 GDP 增速理解成「所有大大小小的企业增长速度的均值」,那么投资到运营水平更高的企业也会获得一些超额收益。以我们的经验,8%~10% 的长期年化收益率是可以预期的。
什么是 ROE?
这里我们还是想和你探讨一下,这个 8%~10% 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我们的讲稿里,它们只是两个数字,但在现实世界中,它们是企业的净资产和盈利增长。
我们先来介绍一张图,这张图是「万得全A指数净资产与价格同步图」。
万得(Wind)是一家国内领先的金融数据服务商,而「全A指数」代表的,就是A股所有公司组成的一个指数。
在这张图上,橙色线代表的是指数价格的变化,蓝色线代表的是这些公司总净资产的变化,而灰色线代表的是净资产收益率,也就是你经常能听到的 ROE(Return on Equity)的复利累积结果。你会发现,虽然整个指数的价格波动十分巨大,但它长期的表现和这两个指标的相关性非常高。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净资产和 ROE 的概念。我们先抛开上市公司复杂的财务报表和金融指标,回到最基础的模型来理解这件事。
假设我们想开一家咖啡店,准备一共投入 50 万人民币。
这 50 万里,我准备自己出 30 万,再找朋友借 20 万——而这 20 万是要还本金和利息的。所以从一开始,这家咖啡店就有个单一股东,就是我;同时还欠了一些债务。不过有了 50 万启动资金,我就可以去租房子、买咖啡机、买桌椅板凳去了。
万事俱备,我可以开始做生意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非常努力,尽可能地卖出更多的咖啡。年底一结算,整家店卖咖啡的收入,减去各种成本,包括房租、人员工资、应该交的税费等等,还多出了 10 万块钱。那么这 10 万块钱自然就是我们应得的利润。
这个时候,我们通常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把这 10 万块取出来,给自己花。这个过程也可以叫「股东分红」;
第二种,我们可以还掉一部分债务,让之后少交点利息;
第三种,我们把 10 万块钱留在公司里,继续扩展我们的生意——比如买更多咖啡机、雇多一点人来提高产能,或者开始卖饼干和蛋糕等等。
如果在年底这个时间点,我们来给这个咖啡店的财务状况「拍一个快照」的话,你会发现公司里有各种各样的资产,比如各种设备、厨房里囤着的咖啡豆、银行账户里的现金……同样我们也有一些负债,比如欠别人的借款,或者之前进货时候还没有付的钱,等等。于是我们用总的资产,减去总的负债,得到的这个数字,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净资产。或者用更通俗的话说,这就是我作为股东真正拥有的财富。
所以你可以想象,只要我把企业经营得好,净资产一定是逐渐在增长的。比如咖啡卖得越多,我们银行账上的钱就越多;我们努力发明一些新的技术专利,这就变成了无形的资产;我们有了钱开更多的店甚至自己开始买楼了,这同样是很有价值的资产——这一切,减去各种负债,剩下的都是公司创造的价值,也就是净资产的概念。
那么净资产收益率(ROE)是什么意思呢?它的计算方式是每年的净利润,除以这一年的平均净资产。它衡量的就是股东放在公司的每一块钱,能产生多少的回报。也就是我们说的,投资带来的收益。
所以查理·芒格说过,一只股票的长期回报率,基本会和企业长期实现的 ROE 靠拢。你可以再看一下最上面的那张「万得全A指数价格净资产同步图」,图中代表 ROE 的灰色线条,它的年化增长率就是 12% 左右。考虑到未来 GDP 增速可能的放缓,我们上面估算的A股上市公司 8%~10% 的未来预期收益率基本是合理的。
怎样提高长期收益?
不过,这个 8~10% 的预期回报肯定不是我们的终点。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提高我们的长期收益。
第一个方法非常简单直白。之前我们也提到过,即使是上市公司,里面大部分也是质量比较平庸,长期会跑输市场的公司。所以我们如果能在上市公司里也能挑出长期表现更好的公司,我们就能在 8%~10% 这个回报上再增加两三个百分点,达到 10%~12% 的预期回报。
另外,上市公司、尤其是优质上市公司还有一项额外的利润来源,就是溢价再融资。所谓的溢价再融资,就是公司以高于净资产的价格增发新股,或者按照高于净资产的价格拆分某部分资产独立上市融资,就能获取额外的收益。如果这听起来有点复杂,你可以理解成,受到追捧的上市公司,可以在市场上以各种方式用好的价格融资,扩充自己的净资产。
这还没完。虽然像沪深300、中证500这样的指数已经囊括了A股接近 4000 家上市公司里面规模最大市值最大的相当一部分龙头公司,但由于各地资本市场的规则不同,很多出色的中国企业仍然没有被这些指数捕捉到。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腾讯、美团、小米,都在香港上市;而阿里巴巴、拼多多、新能源电动车企业等等是在**上市的。如果我们能把这些优质公司也纳入自己的投资组合,长期回报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第二个方法,其实也很好理解。回到上面那张图,虽然净资产和 ROE 相对稳定,但市场价格的波动可以非常巨大——经济周期、盈利周期和情绪周期的叠加,使得市场的价格会起起伏伏,偶尔还会呈现极端的形态。具体的原因这里不展开,我们下一讲会仔细来谈。
如果我们能利用这种波动,在低位的时候多买一点,在高位的时候按兵不动或者卖出一些,长期收益也会增强。
经测算,不同市场情绪下买入的效果差距极大。如果在熊市低点(上图的低估温带)买入,持有 3 年的平均累计收益率可以达到 130% ;可如果是在牛市高点(上图的高估温带)买入,即使同样持有 3 年,平均亏损幅度可以高达 46%。
所以,如果能这样长期坚持「低买高卖」,并且系统性地选到表现比较好的公司,我们就有可能把预期收益率拉高到 12%~15% 的水平。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