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次奥斯卡金像奖,5次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足以说明它的成功和地位。
这部由米高梅制作,诞生于1940年的2D动画片,
是无数80后、90后甚至00后的童年回忆,
时至如今依然百看不厌。
(米高梅:全称米高梅电影公司,成立于1924年。
《猫和老鼠》片头那只嘶吼的狮子便是米高梅的经典片头。)
这个未解之谜的背后其实是
**社会持续了数个世纪的“社会劣疾”。
大家印象里的铲屎官肯定是那位肥硕的黑人女性,
外号“两只鞋太太”,
出场时基本是穿着打着补丁的袜子,
或者花花绿绿的大衣。
女主人也确实被换成了中产阶级白人女性。
和朋友去打牌的剧情也被换成了和朋友去跳舞。
事实上,在1954年之后,
因为种族歧视及政治正确,
“两只鞋太太”就此消失了。
黑人铲屎官身材壮硕、长相丑陋,
打着补丁暗示家境一贫如洗,
但与朋友打牌时又穿金带银。
白人铲屎官身材苗条,频繁露脸,
连与朋友聚会都换成了
跳舞这种小资活动。
也许有人觉得我是在强行解释过分解读,
顺便黑一波**的“政治正确”
这么一说是不是有点想起来了?
没有历史文化背景的我们,
不论看多少次恐怕都不会意识到,
这部经典动画片中暗含的种族歧视色彩。
而这只是《猫和老鼠》中那些被隐匿起来的
内涵、隐喻和私货中的冰山一角。
正如上文所言,
《猫和老鼠》不只是一部单纯给孩子们看的动画片。
众所周知,《猫和老鼠》曾获7次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这其中有对米高梅精湛制作的肯定,
《猫和老鼠》一集只有七八分钟,
但这几分钟的背后却是
150名米高梅的工作人员长达
十几个月的努力。
要知道,**的感恩节,
感恩的是17世纪帮助了他们的印第安人,
然后他们送给了印第安人一场屠杀。
《三只小猫》这一集,
一直欺负Tom和Jerry的三只小猫暗示德意日轴心国,
乳白色的小猫生吞了一整颗西瓜,
暗示某国挨了核弹,
1963年到1967年是老版《猫和老鼠》的最后绝唱,
这几年美苏冷战正处于苏攻美守的第二阶段,
**还身陷越南战争的沼泽中。
虽然重启后的《猫和老鼠》
再也没能夺得奥斯卡的青睐,
但是那份骨子里的现实主义依然没有舍弃。
这一版得到的评价两极分化,
有些人觉得很形象画风依然崩坏诡异,
有些人很喜欢脑洞大开的设计和全新的剧情。
这却成了老版《猫和老鼠》最后的经典绝唱。
博士一分钟,姿势涨不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