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东部时间5月1日(北京时间5月2日),拉登被美军击毙。时任**总统奥巴马说,拉登之死标志着“反恐战争取得迄今最重大的进展”。然而20年的战争使阿富汗深陷乱局,如今拜登号称要 “无条件” 撤军,或留下中东“烂摊子”。
2011年5月,奥巴马(左二)和拜登(左一)在白宫办公室观看并指挥击毙拉登的全过程。(资料图 视觉中国)
如今,拜登强调不会将撤军责任交给下一任总统,并称自己做此决定不是冲动,而是和军方及情报、外交等部门协商的结果。
有**官员称,拜登定的撤军期限是“绝对的”,不会再根据阿富汗国内局势改变。拜登认为,以往的撤军都是“基于条件”的,这是过去20年来美军无法离开阿富汗的原因。
拉登代表的势力并未消散
拜登撤军得到奥巴马和小布什力挺。特朗普则称步调太慢,应在5月全撤走。**国务卿布林肯说,他曾会见阿富汗总统加尼等人,后者支持撤军。一些共和党参议员则对撤军感到“失望”,认为这将为恐怖分子创造温床,甚至“为下一个‘9·11’铺路”。
尽管拉登已被击毙,但他所代表的势力并未消散。前驻阿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说,“当年支持拉登的塔利班组织未表现出足够的和谈诚意。一旦**撤军,塔利班很可能再次占领阿富汗,这无疑会助长‘基地’组织卷土重来。”
据**外交关系委员会称,塔利班比2001年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强大,控制了阿富汗1/5的人口。阿富汗的民生和安全问题仍未解决,加尼政府的安全部队实力堪忧。
美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一位共和党议员认为,撤军不仅会使阿富汗处于危险之中,还会危及**公民。
对美军撤走后的阿富汗局势,连**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也没底。他说:“是时候让美军回家了,阿富汗人必须挺身保卫自己的国家。**所能做的是提供资源和援助。”但他也表示,“我不能保证阿富汗的未来会怎样。没人可以。”
美军方高层主张在阿富汗保留一支千人规模的部队来制衡塔利班。而在**学者克里斯·多兰看来,**仍可能利用外交和多边关系保持在阿富汗的存在。分析指出,即便**不再驻军阿富汗,仍或多或少留有“后手”——特种部队、五角大楼承包商、情报人员可能会继续留在那里。
阿富汗有1.8万名承包商,显示**正将战争“外包”给私营雇佣军,使战争远离**公众视线并避免异议。**特工也一直训练阿安全部队作为执行任务的“代理部队”。按照拜登的计划,这些“由明转暗”的任务有望继续。(作者:冯璐)
来源:环球人物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