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职称评审采取的是打分制,评委会专家对申报人的业绩、专业技术成果、专业经历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分数达到该专业职称的任职标准后,方可视作评审通过。而若是申报人业绩材料等方面较为薄弱,则可采取在其他的一些加分项上进行弥补,如我们常见的论文、软著,就是使用较多的加分项;而除了上述的这两样外,还有一项经常被我们遗忘的加分项,那就是“团标”。
执行标准的分类目前在我国主要分为五个大类,分别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从标准分类的名字上就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前三类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由国家,或者说是由政府牵头,携手行业内先进企业共同制定的标准。团标即团体标准,团体标准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按照团体确立的标准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并由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团体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其中团体是指具有法人资格,且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能力、标准化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和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
有兴趣的朋友也可私聊我们,详谈~
在浙江省,浙江制造“品字标”第一起草单位各地市都有针对性的10—30w的补贴金额。
在2022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第六条完善团体标准发展激励政策中,就明确提及,鼓励各部门、各地方将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团体标准纳入奖励范围。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在职称评定中增加团体标准的评分权重。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流的企业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高质量的团体标准是给标准所在行业起到一定靶向作用的标准。我国近些年推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等等,都是在大力的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不同的先进标准就可以作为企业在某个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
高质量的团体标准是有可能升级为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的。但目前我国很多细分领域的标准发展还属于空白期。
而对于企业来说,这有利于企业构建自己的产业链也有利于彰显企业的技术实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在国家的‘专精特新’项目申报中作为加分项,获得一些政府的补贴。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