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13年的美联储,是**商业银行共同出资建立的私人金融服务机构。归美联储管理的**商业银行,均按照其资产规模为参考,购置美联储的购置美联储的股份。作为**金融系统的“看门人”,美联储既是美元货币的发行方,也是对立于**联邦政府的**中央银行,具有独立实施货币管理政策而不受**联邦政府财政部管辖的权力。
作为目前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对**和全球的金融服务体系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作为一个系统能力变化的分水岭,为了应对次贷危机爆发对**金融系统的冲击,于2008年开启了第一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后,美联储的资产收益效率(能力)就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22年,在美联储结束了第四次量化宽松,开始新一轮紧缩货币政策之后,美联储资产与负债的比例,下降至0.87:1;净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的比例跌破40%;净利息收入与资产的比例跌破0.8%。一系列跌破最低水平的数据,在反映出量化宽松对美联储运营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反映出美联储系统能力的退化。
本章节以美联储发布的数据为基础,以数据可视化图表的方式,从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不同的角度,概括性地为读者呈现了美联储这个全球影响力最大的金融机构在二战以来的发展情况。通过利息收支及其与美联储资产、负债的关系,读者不仅可以了解美联储的基本运营方式,也可以对2008年第一次实施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后,美联储自身运营的变化,有更多可以量化的了解,从而对**金融系统的现状有一个更为清晰的参考。
图 2 美联储收入(2007-2022)
作为一家私人金融服务机构,通过购买债券的交易,向**联邦政府和政府担保机构提供资金,并以此获得利息收入(债券收益),是美联储获得收入的主要方式。
图 3 美联储利息支出(2007-2022)
美联储发行的美元,虽然是一种债券,但是,作为**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却不需要向流通美元的持有人支付任何费用。通过美元发行获得的收益(利息收入),也就成为了美联储获取的“铸币税”。
与流通现金不同,对于以存款准备金、账户存款、逆回购等方式产生的负债,作为债务方,美联储需要按照一定的利率水平,向债权方支付相应的利息支出。在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期间,由于美联储的基准利率近乎为零,美联储的利息支出规模也相对较小。而在美联储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期间,随着美联储基准利率的增长,利息支出也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图 4 美联储利息净收入(2007-2022)
从2008年开始,美联储连续三次实施量化宽松,随着持有美债和政府担保机构抵押贷款债券资产规模的增长,美联储的利息收入也有所增长。不过,利息收入与资产比例的下降,也说明美联储的收入增长效率有所下降。
从2015年到2019年,在美联储实施货币紧缩政策期间,受利息支出快速增长的影响,美联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比例快速下降,净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的比例也出现了快速的下降。
从2020年到2022年,在新一轮的美联储量化宽松和货币紧缩政策实施过程中,美联储利息与资产的比例再次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净利息与利息收入的比例,跌破了40%。
凭借着央行的发行货币的地位,在实施量化宽松前,有着超过90%的净收益率(净利息与利息收入的比例),即便是下跌至40%以下,其净收益率也远高于金融业的平均水平。
相对于净利息与资产比例下降所呈现的资产运营效率下降而言,资产贬值对美联储带来的影响更为巨大。作为美债和抵押贷款债券市场中,超过20%的资产持有者,大幅度减持美债和抵押贷款债券资产所导致的资产贬值,可能会对美联储的运营产生更大的影响。这大概也是美联储在实施紧缩货币政策期间,快速加息而没有相应地大幅度减持资产的主要原因。
从2008年到2022年,美联储净利息收入与资产的比例从4.29%下降至0.79%。资产规模增速高于利息收入增速,存款准备金、账户存款、逆回购等需要支付利息的负债规模大幅度增长,是美联储净利息收入与资产比例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
资产运营效率大幅度下降,是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后,对其自身产生的最直接影响。而在美联储再次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后,其资产规模按照市场价值计算已经不仅已经低于了其负债规模,而且创下了历史最低水平。
作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量化宽松对美联储产生的影响,也同样以美联储持有的资产和负债为媒介,对**乃至全球的金融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
美元现金作为美联储曾经最主要的负债,也是实体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交易媒介。相对于资产规模和其它负债的增长速度而言,在美联储实施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后,美元现金的规模总体仍保持着相对平稳的增长速度。从市场供需的角度看,美元现金在银行外的流动规模,是由实体经济的需求决定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和**联邦政府财政政策的双重刺激下,银行外现金的流通规模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也是**在时隔40多年后,再次出现通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用系统性进化的角度去理解二战后至今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那么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的60多年中,美元现金占美联储负债比例的上升,是美联储系统效率的不断提升过程。而在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美元现金占美联储负债比例的断崖式下跌,无疑可以看成是一种系统功能的退化。而在2008年之后的10多年中,美联储并没有能力修复这种退化,反而在2020年再次实施量化宽松后,再次对系统能力产生了巨大的打击。
在有能力大幅度消减美债和抵押贷款债券资产规模,从而提升其资产收益效率之前,美联储的系统退化,不仅会对其自身的运营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对**的金融体系产生持续性的负面影响。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