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特谢普苏特(在古埃及语的意思为“ 最受尊敬的”)是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作为古埃及3000年历史上第三位成为法老的女性,也是第一位获得完全权力的女性。
在男权至上的古埃及社会,女性担任法老是极具争议和不可思议的事情,哈特谢普苏特却凭借着过人的聪慧和强劲的执政能力在王朝一步一步站稳脚跟。
哈特谢普苏特复原图
哈特谢普苏特的战争
哈特谢普苏特没有发动过大规模的战争,但她并不是一位天真的和平主义者,她对埃及的敌人时刻保持警惕,首当其冲的就是努比亚人的部落。
在她统治的第十二年,一场警务行动消灭了几个叛乱者。哈特谢普苏特在仪式上强调,她曾经战胜过一直虎视眈眈的利比亚人和叙利亚人。
她以狮子和狮身鹰翼的格里芬兽为代表,能够碾压一切敌人,后者敌视玛亚特女神,宣扬黑暗。
如传统象征一样,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将“九把弓”踩在脚下,意味着征服了所有与光明为敌的人。
修建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祭庙由女法老宠信的公共事务大臣森马特设计。
在它的南侧是孟特霍特普二世墓(约建于公元前2050~2010 年),后者开始摒弃金字塔单纯、原始的艺术构思,一方面另建墓室于别处,一方面把金字塔置于双层的外沿围绕柱廊的土台上,塔身变得很小,有如柱廊中央的屋顶。
这种塔庙合一的建筑甚为独特美观,给了哈特谢普苏特祭庙很好的启发。后者的造型的确部分参考了前者,但它则完全淘汰了金字塔的造型,并且放弃了传统的神庙布局,而完全按照山崖台地景观的需要来从事设计和建造,使整体布局更加宏大开阔,与周围环境的结合也更为密切。
哈特谢普苏特祭庙因成功地利用了天然地形和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从而被认为是古代建筑中和自然景观结合得最好的杰作之一。
其对传统的突破,充分表露了埃及艺术家创新的才能,而这在君主专制的制度下是非常难能可贵而且也是难得一见的。
远航探险
她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往朋特——非洲东海岸——探险。她替埃及商人找到不少新市场。她协助美化凯尔奈克,在那儿,她立了两块非常精美的石碑。
她在达尔巴赫里继续修完了她父亲所欲修建的神庙。全国各地,凡为西克索人所破坏的神庙,她也一一加以修葺。“凡属沦为废墟者我已一一重建,”
埃及在英明的女王统治下,22年中可说得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据埃及浮雕描绘,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曾对神秘之国朋特(也被称为“神的土地”)所派遣的远征队。
在女王远征队图中,我们可以看见长船数艘扬帆南行。其所经之海,有水母、海螺和蚌。船队行抵朋特,朋特国王亲率人民在海岸恭迎。
远征队离开朋特时,他们所携带之土产多达千箱。当土产上船时,朋特的脚夫一面运货,一面高叫:“注意,站稳呀,当心呀!”远征队满载而归,据图中注记,他们由朋特所带回的东西有“香料、乌木、象牙、黄金、化妆品、木材、豹皮、猿猴、狗……以及许许多多开天辟地以来埃及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东西”。
船队自红海与尼罗河间之运河驶入,当其到达底比斯,他们便把所带回来之物一齐献于女王脚下。
最后,我们还可看见,由远征队所带回之物,美化了整个埃及。黄金、象牙、乌木,把宫殿神庙装点得金碧辉煌。由朋特移来的花木在底比斯郊外长得茂盛非凡。
隐晦的结局
哈特谢普苏特的统治大概持续了二十多年。在西奈哈托尔神庙矗立的一方石碑上,她与图特摩斯三世的形象一同被雕刻于石碑上。
此后,并没有考古的确切证据,也没有任何人提及这位女君主是何时去世的。
哈特谢普苏特的木乃伊被安置在国王谷深达97米的陵墓内,这是她揭幕的这座独一无二遗址的首个陵墓。
沿着一道半圆形的长达125米的通道,这条连接彼世的道路通向一个地下墓穴,放置着哈特谢普苏特及其父亲图特摩斯一世的石棺。
哈特谢普苏特消失了。图特摩斯三世,这位已经继位很久的法老,确保了权力的延续性。没有分裂、矛盾与冲突,法老机构继续正常运作。
哈特谢普苏特去世后的二十多年,她的一些雕像和名字被抹去或者损毁,但还是有遗迹被保存下来,且为数不少。
在哈特谢普苏特神庙记录庞特之地远行的柱廊上,女君主的卡丝毫无损。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