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20家族”的小伙伴们都已经逐步亮相后,最重要的“新型轰炸机”却直到现在都没有一点确切消息。于是就有不少小伙伴认为我们可能并没有所谓的“新型轰炸机”在研制中,这只不过指的仍旧是轰-6的有一个新改进型号而已,但之前空军高层却明白的承认有该项目在研制中。而这样一来,我国“新型轰炸机”项目就像被蒙上了一层薄纱看不清楚,也引出了中国空军在现代化防空体系下,是否还需要耗费资金和时间研制远程轰炸机的讨论。
所以为了满足这种作战需求,我国新一代远程轰炸机大概可以有三种设计路线。首先是采用传统模式,也就是研制一种“大号”轰-6,大体类似于B-52。但这种轰炸机因为机体庞大、飞行速度慢、载弹量也并没有太大优势,所以极易被现代化防空系统消灭;其次可以制造类似B-1B和图-160这种强调低空突防和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的远程轰炸机,毕竟这种轰炸机已经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和较高的飞行速度,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而且最大载弹量还有30吨左右,相较B-52先进的不是一点半点。但其机体却存在设计难度大、制造难度大、维护难度大的缺陷,并且这种轰炸机一样较难在现代化防空体系下生存下来。
而最后一种,则是继续“摸着美军过河”——照搬B-2A的设计。当然这里的“照搬”并不是“山寨”,而是采用其“亚音速”和“高隐身”的设计思路,毕竟俄罗斯下一代远程轰炸机PAK-DA也与之相同,都是采用了“飞翼”布局。可以说,只要是为了满足相同的作战需求,那么气动设计外形就肯定相差不大。而采用这种路线设计出来的我国新一代远程轰炸机,完全可以凭借着晚于B-2“幽灵”30多年的后发优势,研制出一种对其赶超——甚至可以达到与美军下一代B-21性能近似的隐身远程轰炸机。
当然,这种重要性堪比航母和核潜艇的“国之重器”,其研制进度自然是国家机密,但是从空军高层公开表态来看,这个项目是肯定存在的,只是不知道研制进度如何。可如果从我国成功研制出歼20隐身战机来看,就说明中国已掌握了隐身材料与隐身的关键技术,并且成熟度与先进程度四毫不逊色与**产品;而从中国自产的涡扇系列发动机的换装速度来看,我国航发研制能力也具备了为新型隐身远程轰炸机提供可靠动力的保障。总而言之,虽然目前该项目还没有确切消息透露,但我国在隐身远程轰炸机领域,只会晚到、但绝不会缺席!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