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丘吉尔,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英国首相,反法西斯斗士,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丘吉尔不只是反法西斯,也是对苏联的坚定反对者。
丘吉尔反苏的历史远比反法西斯长的多,当年苏联刚刚建立,第一个叫嚣消灭苏联的就是他。丘吉尔在二战之后发表的铁幕演说更是被很多人看作冷战开启的标志,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当时丘吉尔已经离任首相,为何一番演说就能开启长达几十年的大国冷战,这背后究竟都有哪些势力从中引导?美苏冷战究竟是大势所趋,还是早有预谋呢?
上图_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1880.12.31~1959.10.16),**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
不过要说**在1946年就想的这么全面,那是不可能的,实际上,1946年时期的**对于如何对抗苏联其实还没有个完备的大政方针,尤其是缺乏全面的认识,不过对于冷战的决定,**那是早就敲定了的,所以**这时候其实需要有一个代言人跳出来把自己将来的方向公诸于众,至少也得先营造出冷战的氛围,做好舆论准备。
这个人既不能是**官方的人物,更不能是**那帮盟友的什么领袖,要不然意图过于明显就给了苏联挑起争端的口实。不过这人也不能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否则无论他说什么,基本也没人听。因此,这个人选就落到了丘吉尔的肩上。
上图_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
演讲还是宣战
之所以选择丘吉尔来发表后世那著名的“铁幕演说”,一共有三个理由:
1.丘吉尔具有反苏的历史人设
我们前文已经说过,丘吉尔的反苏传统可是几十年时间,对苏友好一共就二战时期的三四年,二战后期丘吉尔也是对苏联连拉带防,根本不敢和苏联推心置腹,斯大林就曾经评价丘吉尔是个“彻头彻尾的资产阶级分子”,自然他来宣布对苏联的冷战宣言是十分合适。
2.丘吉尔的身份恰到好处
我们都知道丘吉尔是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但是二战刚一结束,丘吉尔的首相宝座就被工党给夺走了,成了名义上的“赋闲之人”,也刚好具备了宣读冷战方针的条件。丘吉尔既有足够的分量能够宣读这份冷战宣言,也有恰当的身份可以避免苏联的反击,毕竟一个没有政治身份的退休首相,苏联说破大天也没法说出什么来。
上图_ 铁幕分割欧洲
3. 丘吉尔的演说能力非常出众
我们都知道,丘吉尔一度被列为是世界三大演说家之一,排在他前面的除了林肯就是耶稣,丘吉尔那次震惊世界的国会宣战演说甚至被拍成了电影,拿了奥斯卡奖,因此我们知道丘吉尔来进行铁幕演说对于全世界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甚至有不少人听完演说以后都认为**要直接和苏联开战了。
这次演说之后不到十天,斯大林立刻有了反应,斯大林表示这是杜鲁门借助他人之口进行了堪比希特勒的宣言,但是一切已经是无可逆转,对于斯大林来说,美苏之间最后的亲密时光已经过去,接下来的一切,就是顺理成章的全面对抗。
不过这一切的到来,从来也没人觉得突兀,更没人觉得不可思议,大家都觉得是顺理成章,甚至是自然而言。
原因也很简单:这个地球上,永远都只能有一个世界第一。
作者: 天光破云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美苏冷战关系史》《**外交政策研究》等
【2】《冷战史》刘金质
【3】《丘吉尔传》蔡赓生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