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标题,有人可能会感觉我要宣扬消极思想了,事实上,但凡写文字的人,
更愿意呈现社会的真实,很多时候,我的呈现并不代表我的信仰,
只是想将很多事情呈现在人们眼前,以供大家去分析。
就好比很多电影,因为太过真实而被批三观不正,其实并不是编导三观不正,
他们只是想把故事讲出来让人们去感受。
很多时候表达并不代表信仰,分析并不代表支持。
一切让事实说话,哪怕是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
《创世纪》中有一句台词: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意即好人没有好报。
这句话曾在港剧中多交出现过,看起来有些令人悲观,但仔细想这句话又不无道理。
这句话通俗地解释就是好人无好报,坏人活千年,人变坏了,更容易飞黄腾达。
我们这里有句俗语叫作:好人遭磨难,坏人满地转。跟标题的意思基本一样。
这句话比较高端一些的解释类同于——每个雄厚的资本背后,都有肮脏的交易。
《创世纪》里马志强的父母善良又开朗,结果双双被烧死,叶荣添的父亲叶孝谦宽容仁厚,因为盖海水楼,一个人扛下了本来是兄弟两个人的罪行,结果叶孝礼成为地产界的巨头,而叶孝谦家道衰败,最终叶荣添转到平民学校,认识了马志强和许文彪。
作为一个好人的叶孝谦与叶孝礼相比,在事业的成就上来讲,是天差地别的,
但他们兄弟二人的差距还不足以应证这句话,马志强父母的死和叶荣添与许文彪的发迹更好的诠释了这句话的残酷性。
不管马志强作为老好人值不值得推崇,但不可否认的是,马志强的确是个好人。
叶荣添、许文彪和马志强几次出现矛盾,夫妻两都表现出非常宽容平和的态度,
他们一家是极为善良的一家子,结果却遭许文彪和叶荣添的毒手害死。
虽然叶、许的本意并不是故意要害死马志强的父母,但他们收买记者扔**栽脏霍景良的行为本身就很阴毒,结果被马志强父母看到了真相,继而遭许文彪杀人灭口。
这是典型的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的故事。
也许你会说这不过是电视剧,而且最终叶荣添在第二部开始自我救赎,马志强最终成为三兄弟中最大的赢家——但这样看似完美的结局,中间的牺牲也未免太大了。
香港的影视剧是很相信报应一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报应两个字更多的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希望,灾难如果恰好降临到坏人的头上时,我们便会用报应两个字来总结,而当灾难降临在好人头上时,我们又会用好人没好报这句话来感叹。
事实上,在生活中,正如许文彪所说:叶荣添那套我不是不会,颠倒是非,见利忘义,如果我做的话,比他做得好。
黑化后的许文彪的确比叶荣添更狠辣,而且在向上爬的过程中,他的能力是高于叶荣添的。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影视剧中,都有一个不期然而然的事实:一个人如果想发展得快,爬得更高,只要他黑化了,基本上能缩短奋斗历程。
当然,我们不否认好人也可以有很高的成就,但是一个位高权重的人,只要起底,很少没有黑料的。
好人难当,难在何处?好人,意味着会替他人考虑,凡事能放弃个人的利益以维护他人利益,或者标准再放低一些,一个好人,至少不会去伤害他人的利益,不会耍手段,不会弄虚作假,讲诚信,守信用。
好人之所以难当,是因为好人无法独立地成为好人,在成全他人的同时,他也会伤及另外一些人的利益,做得越多,错得也就越多。
管的事越多,担的责任也就越多。操的心多,受的累也多,付出的多,受的伤害也多。而且像马志强父母一样的好人,对很多恶的事情没有预见性,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很多时候,不懂得趋利避害。
他们因为看不穿人性中恶的一面,总是把每个人都想得很美好,哪怕别人已经准备找把刀子捅他时,他依然会微笑着帮对方递刀子…………
好人之所以遭磨难,恰恰是因为好人对于坏人太过理想化,总认为自己的善行会影响并改变坏人,结果他并不明白,坏人之所以变坏,恰恰是因为他曾经吃过善良的亏。
他可能因为诚实而被欺骗,他可能因为善良而被恶人伤害,于是他的心被恶的势力所包围,变得无比坚硬。
善良曾经让他吃尽苦头,所以他变得痛恨善良。
许文彪坚守着善良和底线,即使在母亲被黑帮扣留他无力筹足赎金他依然拒绝被叶荣添拉下水,但去往机场途中他拼尽全力筹到的救命钱遭抢匪抢劫时,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了。
自此许文彪黑化了,他变成比叶荣添还要狠辣和无情的急功近利者。
人一旦放弃底线,除了法律能制裁他,没有人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而他也深知这一点,他会想方设法逃躲过法律的追究,寻找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灰色地带,名誉道德这些评价,他是不在乎的——这也是坏人为什么能迅速地达到目的的原因。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没有人提倡恶,但作为一个善良的人,首先要能分辨善恶,很多时候,恶人就须恶人磨。
《都挺好》里的苏大强,就得苏明诚对付,就得苏明玉发脾气教训,如果跟他讲孝道,他只会越来越过份。
马志强作为一个大善人,首先他就没有分清楚他和许、叶二人本就是不同的人,志不同道也不合,但是因为他无原则无底线的善良,选择与他们做兄弟,结果最终引火烧身,害死了自己的父母。
万事皆有因果,道不同不相为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常在海边走,哪有不湿鞋?
善良的首要条件不是宽容和奉献,而是明辨是非,智慧的善良是一种美德,而盲目的善良有时却是罪恶的温床。
人性本就有其劣根性,需要自律和他律的双重约束,很多人期望用善良去感化罪恶,往往远不及惩罚来得有效果。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