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提到康熙帝,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即便是一个不怎么关心历史的人,都会知道这位伟大帝王平三藩、诛鳌拜、收复**的光辉事迹。诚然,康熙皇帝在清朝的帝王之中确实是一名很厉害的角色,但他真正让后世所津津乐道的事情却是和他那诸多子嗣息息相关的"九龙夺嫡"事件。
中国古代讲究多子多福,帝王之家更是注重子嗣传承,有没有出类拔萃的继承者,在以"人治"为主的封建王朝基本上等同于统治是否能延续、持久。总览康熙帝一生,他总共有三十五个皇子、二十个公主,即便是这三十五个皇子之中有幼年早殇的,但最终还是有二十个长大成人。虽然子嗣兴旺、儿子众多,但皇位毕竟只有一个。再加之自古以来,权利的更迭总是不太平的,所以康熙朝的"王位争夺赛"可谓是格外激烈。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康熙帝是立了太子的,但因为太子胤礽失德,所以康熙两次废太子。第二次废太子之后,康熙对自己的嫡子彻底失望,也失去了再继立继承者的心思。因为东宫空悬,所以康熙的儿子们个个都对帝位打起了小算盘。在这些对皇位明争暗夺的人中,有一个人不但率先出局,而且还惹得身边之人众叛亲离,被康熙下旨幽禁终身,这个人就是康熙帝的长子——皇长子胤禔。可即便是我们普通人都知道血浓于水、虎毒不食子的道理。那么这个胤禔究竟是做了些什么,才让自己的父亲对自己如此绝情呢?
如果是以正常的目光来看,太子被废之后,胤禔又是长子,如果他不作妖的话,那么皇位可能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尤其那时候他刚刚随康熙帝征战准格尔、战功显赫,弟弟们又大都年幼、尚未长成,可以说这个时候他就完全可以名正言顺的荣膺太子之位了。但或许是身边的谋士智拙,或许是胤禔本人对太子之位太操之过急,在皇二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之后,为了彻底地断了他的太子之路,胤禔不止一次向康熙进言要除掉他。而且为了让这件事尽快尘埃落定,胤禔还向康熙表示如果他不愿意背上杀子的恶名,那这些事可以由自己来全权代劳,一定不让皇阿玛感到为难。
其实在历史上康熙对自己的第二个儿子胤礽的感情是十分特殊的。胤礽的生母是康熙的结发妻子,也是他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赫舍里皇后和康熙是少年夫妻,感情十分深厚,但赫舍里氏因难产而早亡,故而康熙爱屋及乌十分的宠爱自己的这个嫡子。即便是废了他的太子之位,但康熙对这个儿子还是有十分的期许的。所以这个时候胤禔向康熙提出要除掉胤礽,无疑是撞到了康熙的枪口之上,更何况满清统治者向来以仁孝治国,如果连帝王之家中都发生了父子相残事情,那么普通百姓心中又会怎样去猜测这样的宫廷丑闻呢?
经过这一件事之后,康熙看清了自己大儿子的狼子野心,也认为像是这样罔顾人伦、对自己的手足兄弟都毫无仁心的人,是无法治理好江山的。于是在此之后,康熙就逐渐地疏远了自己的这个儿子。但到这里为止,胤禔都还是有机会成为王位继承人的,真正断送了他一生的事情发生在胤礽再次被废太子之后,所牵扯出来的巫蛊事件。原本,康熙就对于再废太子的事情耿耿于怀,后来又因为皇三子的举报,调查出胤禔用巫蛊厌胜之术诅咒迫害皇太子,致使他行为失常的事情、最终被废。于是,悲愤交加的康熙把这些都怪罪到了胤禔的头上。所以,胤禔不止是彻底的失去了康熙的欢心,还被数罪并罚、削位削爵、终身幽禁在了高墙之中。
小结:
胤禔被幽禁的时候年仅三十七岁,但最终却活到了六十三岁的他,被幽禁整整二十六年之久。在这二十六年间,胤禔自知再也无力回天,于是整日里纵情于声色,在被幽禁的日子里,胤禔不停的纳妾,就连孩子都生了二十个。不得不说,虽然胤禔失去了权力,但他子嗣兴旺,下场在夺嫡失败的皇子之中也算好的。虽然失去了自由,但也算是做了半辈子的逍遥闲人吧。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购买以下这本书籍,原价49元,现在只要38元!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