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皮老殷
今天凌晨,上线1034天的行程卡下线了,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因为国家放开防疫管控了,不需要查验你的行程了,所以行程卡也没有继续服务的必要了,三大运营商也相继通告,要删除相关信息,保护居民隐私
可是行程卡里有什么?真的有个人隐私码?真的能删除么
公开资料显示,“通信行程卡”在2020年2月底上线,系工信部组织中国信通院和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推出的防疫专用公益性服务应用。
此后历经数次迭代,添加了行程标星等功能。数据显示,我国已有近9亿人申领“健康码”,使用次数超600亿次。
2020年2月13日——在国务院客户端微信小程序上线
2020年11月10日——通信行程卡首次推出标记功能
2021年1月8日——对列出的包含中高风险区域的地市名称以*(星号)标记
2021年9月15日——健康码、行程码“二码合一”
2022年6月29日——取消通信行程卡的“星号”标记
2022年7月8日——行程卡查询时间范围由14天调整为7天
2022年12月13日——“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
之所以在行程卡前面冠以“通信”二字,是因为行程卡从你携带的手机而来,没有手机,就没有行程卡
那么行程卡是不是专门研发的一种隐私收集程序呢,因为它总是知道你去了哪里,人可能会撒谎,但手机不会!
其实,行程卡只是一个简单的位置信息服务,也就是手机漫游登记,标记出你目前所在以及过去去过的城市和地区
手机没有电话线,怎么能打电话,是因为三大运营商在国内建设了600万座4G基站和200来万座5G基站,每个基站的位置信息都是固定有数的,不管你在哪个地方,你的手机要时时刻刻与周围的基站进行ACCESS与校验,在你的手机右上角显示出信号强度,
运营商要随时校验你的手机号、手机的IMEI地址和交费信息,以保证你可以随时打电话、上网和发短信,欠费就停机
国内的手机号码卡都是实名登记购买的,每个号码都关联着你的姓名、身份证信息
所以,你在哪里,你去了哪里,运营商都知道,只不过是以LOG日志的方式,存在运营商机房里的服务器上
这个能删码?当然不能!
这些数据,只是一串串的数字代码,没有任何意义,每天都会产生几十亿条
所谓的行程卡,就是把其中的部分数据提取出来,根据查询需求,按照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给你而已
关键是你要给防疫人员查看,你过去去过哪里,有没有经过高风险地区
因为基站信息是包含基站周边几公里圆形覆盖范围,所以没有详细的门牌地址,只能精确到城市和街区
所以行程卡只能列出城市,如果该城市里有街区是高风险地区,就要冠“*”了
获取你行程的更详细、准确的门牌信息,要通过场所马来实现,行程卡以及无能为力了,它只能判断你来个这个城市,在某个区域停留过,但不知道你究竟去了哪条街、哪个门牌号?
如果你去的不是自己的家,而是商业设施,不管是餐馆、酒吧、商店、写字楼、酒店、公寓或别的社区,入口都会有一个场所码让你扫,会登记你的姓名、身份证信息和健康马信息,如果该地出现病例,你就会被判定为密接
传染病防疫就一个解决办法,找出传染源,入院治疗、方舱或居家隔离,切断传播途径,而行程卡,是确认你是否是传染源的最初、最简单的方法而已
真说起隐私,离某宝、某信、某滴、某西西等一干互联网公司与APP开发商来说,行程卡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反对行程卡,痛斥其侵犯隐私,不过是反对过去的防疫管控,和反那啥那啥的借口罢了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