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立耀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ID:nyguancha)
最近,荷兰又成为焦点。
除了总理出访荷兰之外,荷兰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也备受中国农业经营者聚焦于学习与赞叹。
实际上,荷兰的自然条件并不突出。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且面临着低洼潮湿、光照不足的难题,这对于农作物生长是极为不利的。
但荷兰农业创造了诸多个世界第一和第二。我们来看一下数据:
首先,园艺业。
荷兰人把郁金香奉为国花,并掌握了“点花成金”的本事。荷兰的Flora Holland是世界最大的鲜花拍卖市场,年销售额达45亿欧元,花卉植物销售量达125亿株。去年,荷兰共出口了91亿欧元的花卉,占欧盟总额近70%。
其次,农产品出口。
荷兰是仅次于**的世界第二大农业产品出口国,而其国土面积仅有**的1/270。在农业领域,荷兰是绝对的尖子生:花卉、蔬果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乳制品出口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德国和新西兰),动植物油出口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和印度),肉类出口居世界第四(仅次于**、巴西和德国)。
数据显示,荷兰每年的农业净出口额高达300多亿美元。其温室蔬菜,占蔬菜生产总值四分之三,86%的产量会销往世界各地。
荷兰的温室几乎从不使用农药,而是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防治。
荷兰的设施农业中,生物防控以及天敌的应用非常普遍,化学农药使用比例较小,在10%~20%左右,物理和生物防控比例基本在60%~80%。
我们看到荷兰农业的玻璃温室,对黄板、杀虫灯以及应用天敌等物理、生物防控方法的应用到了极致。病虫害防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也以矿物源、植物源药剂为主,化学药剂用量在20%以内,甚至一些设施基地不用任何化学药剂,完全达到有机水平。
与国内习惯用化学防治害虫方式不同,荷兰设施农田对付不利于作物生长的害虫,种植者并不是通过打化学药剂,而是引入对该作物无害的害虫天敌进行消灭,这是荷兰设施农业生产中对害虫非常普遍的防治方式。
同时,荷兰很注重信息化操作和田间监测、大数据收集。这些基地的大数据建立很完善,将大数据输入电脑,利用信息化控制温室的各种自动化操作和防控。
这里的大多数温室基地,很少出现病害,多是预防为主,并对什么时间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进行大数据搜集,一旦出现病害,根据大数据进行防控。
荷兰有机农业面积占比为7.4%,我国仅为0.4%。荷兰的农药施用量和化肥施用量也明显低于我国。并且相比于荷兰每公顷蔬菜54.4吨的产出,我国只有23.0吨,还不足其二分之一,说明荷兰的土地生产率高于我国。这就是高科技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差距。
4、合作社
荷兰农业从种苗、种植、服务组织、收购、分拣、销售等,都有对应的环节,各环节分工明确,却又紧密协作。每个环节专注将负责领域做好,并做到极致。
同时,荷兰农业合作社实行多重会员制,即一个农民可以同时成为几个合作社的社员;为了保护合作社的利益,全部农业合作社都被组织于全国农业合作局,全国农业合作局的职责主要是代表合作社的利益,协调合作社之间的关系,协调合作社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推动合作社事业的发展。
合作社在农业技术交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合作社的加工、销售活动,使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形成了紧密联系,发展了农业一体化经营。
5、分销模式
荷兰之所以能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还与其高效的分销模式密不可分。拍卖方式、农民合作社集体议价、成立一体化集团进行内部收购是荷兰农产品分销的主要模式。
其中拍卖方式是荷兰极具特色的一个存在,以花卉为例,荷兰花卉出口额的80%由拍卖市场进行交易。
总结一下,荷兰农业成为农业界的“优等生”,真正原因有3个:1)技术领先;2)食品安全及标准化;3)机构合作分工。
因此,荷兰农业形成整体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以上这些也是中国农业必须学习的地方。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