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可以说是国产跑鞋集体发力的一年。
过去看到有人穿国产跑鞋会被说成是跑步小白、铁脚选手,而如今,不论是在国际马拉松赛事上,还是日常的跑团中,都能看到各类国产跑鞋的身影,以往关于国外跑鞋的讨论也逐渐被国产跑鞋所替代。
中国运动品牌正在不可阻挡地提速,那么2021年这半年,他们又什么新动作呢?今天我们就来盘点618值得入手的9款国产跑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多留意一下好价。
01
特步160X 2.0
碳板竞速跑鞋
特步160X是最早的国产碳板跑鞋系列之一,曾获《跑者世界》两项权威大奖,现今正式推出了第二代“160X 2.0”。
前凸后翘的轮廓、加厚的中底设计,特步160X 2.0的外观更加符合跑者心目中对高性能碳板跑鞋的印象。
03
李宁?
超轻18跑鞋
提到李宁?科技,相信很多跑者都不陌生。
高回弹,轻量化,耐久性是李宁?中底科技的突出特点,通过超临界发泡工艺处理,轻弹脚感自然不在话下。
继李宁飞电、绝影、烈骏之后,李宁将?中底科技注入全新李宁超轻18跑鞋之中,将超轻系列IP与旗下高端中底科技相结合,强强联手,为跑者打造更轻弹舒适的穿着体验。
态极3.0Pro也采用了P-PROPULSION SYSTEM 全掌推进器,是指在足弓上进行了加宽的处理,同时选用中底 TPEE 材质稳定片,轻质强韧,提供迅捷助推,降低了跑步中的能耗。
而V型鞋舌黄金贴合脚踝,后跟环抱式TPU保护给予跑步爱好者360度的贴心呵护,非常适合日常穿搭和轻量跑步运动。
08
安踏
C202 GT碳板跑鞋
安踏推出的这款C202 GT碳板跑鞋,为国产碳板跑鞋的顶端梯队再添一员猛将。
与时下大多数碳板竞速跑鞋类似,安踏C202 GT鞋面采用的也是一种轻织透气网面,安踏对该网面命名为Space Fiber轻织帮面,主要特点就是轻透灵活,据悉安踏C202 GT鞋面重量仅为11g,兼具灵活和透气性,亦能抵挡小量雨水。
安踏C202 GT上下层泡棉采用双密度设计。具体而言,虽然都是NITROSPEED NUC材料,但是C202 GT上层NITROSPEED NUC材料硬度与下层不同。
根据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的数据,上层的NITROSPEED NUC中底密度0.12g/cm3,硬度40C,下层中底密度0.10g/cm3,硬度50C,总体的能量回归率能达到75.1%。这些数据放到现在的超临界发泡的中底科技中,也是属于相当能打的一支。
09
李宁
飞电2.0ELITE跑鞋
李宁对碳板跑鞋专注和创新迭代从未止步,更新换代飞快的李宁“飞电系列”如今已升级到二代。
飞电2.0 Elite鞋面采用一体织 MONO纱的设计,让跑鞋更具透气性,大大减轻了鞋身的重量。鞋舌位置则是一体织的袜套设计,拼接补强了鞋面的包裹更加贴合足部,同时减少鞋面冗余重量,和飞电1代比明显细腻了不少。
飞电2.0 Elite的中底就采用了全掌「?」科技,不同的是底部泡棉做了创新升级,?的厚度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前掌23mm,后掌30mm,前后掌落差维持在7mm范围,据说更厚的?和后跟变化也让弹力提升4%。
穿过?的跑友一定懂得那种脚感,缓震且舒适,一次就上瘾~
不难看出如今国产品牌集体发力碳板竞速跑鞋市场,一方面可以在专业领域积累口碑,与专业跑者配合做出科学的跑鞋设计改进方案,一方面可以通过高定价来最大程度支持技术的研发。如果这个良性循环形成,那么在未来,国产跑鞋将会以更快的速度成长,进而真正成为这个市场的主导。
但话说回来,提高成绩也不是仅仅依靠一两双碳板跑鞋。做好基础的跑鞋设计、分类、导购和体验是国产品牌需要长期面对和改进的课题。毕竟正确的运动理念才是一个运动品牌长久发展的灵魂,而不仅仅是那一句博人眼球的广告词。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