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过去了,我们并不怀念它。
但回顾仍然是有必要的,也能让我们从中读到商业的坚韧,和商业人的坚持。
这一年,由于奥密克戎的“蹂躏”、物流和出行的受限、需求端的削弱,不少预期开业的购物中心都受到了影响,发生延期。据不完全统计,原先全年新开业项目数量超过950个,实际开出来的不到500个,近乎腰斩。
综合城市、体量、定位、产品、品牌、营销等多个因素,我在这400多个项目中,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18个新商场——
改造之后,项目的经营模式也由传统百货,变为自营性质的买手制百货。馆内设立了精品鞋包、服装服饰、太阳眼镜和时尚首饰、小众香氛和化妆品等10个集合区域和39家独立品牌形象店。
商品方面囊括600余个国际一线奢侈品牌、独立设计师品牌和高街潮牌的货品,近半数品牌为首次进驻中国内地市场。
万象食家定位“一站式美食主题体验中心”的沉浸市集Mall,商业形态为“街区 Mall”。其中街区共有3层,Mall则是地下2层 地上6层。
其中较为特别的是,项目品牌布局与公共空间贯穿,以“中岛 边厅”的形式分布。
项目整体围绕“食”与“家”进行品牌引入,其中B1、B2整体以“食”为主题,囊括了昶裕隆、桃源山水、一亩市集、海鲜料理胆道、半藏、鹅王子、敏华冰厅等与食物相关的供应链、餐饮品牌。
1-6层则是对于“家”的阐释,涵盖常规零售、儿童、数码、家具、餐饮等业态品牌,如乐高、野兽派、AFIONA研丽、SOLAR LAB等。
滨海超级娱乐体验中心
厦门海上世界?期
9月30日 | 厦门湖里区
厦门海上世界,项目毗邻市政府、市核心区,与鼓浪屿隔海相望,由约30万平米滨水商业,45万平米商务办公集群,9万平米奢华酒店,以及5.4万平米的邮轮母港航站楼组成。
今年开业的一期,定位为“时尚潮玩欢乐场”,规划十大现象级主力业态:包含高62米、直面西海湾1.4km黄金海岸线的山海全景摩天轮;国内首个空中跑跑公园;海西首家整体投资超过4亿元、约1.6万平米的海西首家体验式场景冰雪乐园;海西首个投资15亿、约3万平米海西首个城市海洋空间;寰映滨海旗舰影城等。
其中,城市首店以及定制店有159家,占比超过60%,包括始祖鸟华东旗舰店、华为全球旗舰店、lululemon全新形象店,以及闽和南、添好运、牛排家、天天plus、昆音雅宴5家米其林、黑珍珠餐饮品牌。
从南京方言中提炼出的项目宣传主题——“摆”,也是一大亮点。从开业SLOGAN“Let’s Shake” 、 “摆态由我”,再到与业态内容结合的“摆味” 、“摆范” 、“摆变”,皆将项目的在地属性、文化气质与新潮内容相结合。
公园地下艺术商业街区
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
10月13日 | 上海静安区
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由华润置地、信德集团联袂打造,是6万平米开放式商业以及4.2万平米城市绿地公园组成的商业综合体,其中地下部分商业约占总商业面积的87%。
项目将地块内保护建筑“天后宫”、“慎余里”的历史文化基因、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基因,与潮流艺术相结合,进行商业空间塑造以及内容打造。
在空间上,项目通过建筑形态细节构建在地性,如仿榫卯结构的屋顶设计、仿石库门木格栅设计等,用现代手法对传统文化进行演绎。
用艺术装置将美学贯穿在空间的各个角落的艺术装置,是项目的另一亮点。
项目团队与创意品牌AllRightsReserved联合,邀请知名德国艺术家Inges Idee,契合东里和西里的气质,创作了《迈上!》及《大象亲子乐团》两件大型永久户外公共艺术装置;
同时还与UCCA Edge共同打造了“梦游天地“艺术展,展现对城市记忆的沉淀,如展现慎余里多元包容文化的由透镜组成的万花筒艺术装置——《慢镜头》、将天后宫元素与现代艺术手法结合创造的彩色殿宇——《很久以前》,还有以时空入手重构上海城市空间的《记忆曲线》等。
艺术、文化、生态相结合的空间也为项目吸引了约140余个优质独立品牌,包含70%的全国、上海、区域首店。
其中独立设计师及新锐买手店为其亮点所在,如BIBILEE STUDIO上海首店、INXX CONCEPT STAGE上海首店、Unawares.上海全新概念店、THISNORTHAT上海首店、RuirUirul上海首店、24ans上海首店、Hashtag区域首店、PRO101区域首店、BLUEBOX购物中心首店、BOOCUP书店&娱乐联合概念店等。
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
cdf海口国际免税城
10月28日 | 海口西海岸
龙湖重庆时代天街E馆,是值项目十周年之际揭幕的全新商业空间,与A、B、C、D馆完整构建超百万方的商业集群,其体量雄霸整个西南板块。
E馆整体建面约为7.7万平米,定位“极客自由空间”、“城市新人类研究所”、“想象力驱动厂”,围绕未来感进行场景构建,打造了9大全透明魔盒E-CUBE,并通过全玻璃饰面 流光灯带以及滚动LED屏与中庭交互。
E馆引入品牌共计170余家,包括更多代表当代青年生活方式的先锋品牌,如niko and … 重庆首店;SND、穿行等买手集合店;bosie、RuirUirul等无性别设计品牌,以及M Stand、乐乐茶、东发道、暹罗泰、极上万膳等餐饮品牌。
全球最大商业Mall
武汉武商梦时代
11月9 日 | 武汉武昌区
成都SKP由北京华联集团、成都交投集团联合打造,耗资约50亿,是继北京、西安后的全国第三个SKP项目、也是全国首个下沉式高端商业体、亚洲最大下沉式建筑。
项目总建面约为32.4万平米,由成都SKP、成都SKP-S、K大道及G大道四大区域组成,其中商业面积约为15.1万平米,停车场面积约为13.1万平米,均位于地下。
项目由SYBARITE工作室操刀设计。地面层为约有70%绿化覆盖的公园景观,设有33个特色景观节点,以及“生机之塔”景观水柱、水幕盒子、风铃墙等极具艺术特色的艺术装置。
万达鹭港坐落于厦门湖里区核心区位,项目总体量约为78万平米,其中商业空间达31万平米,是福建首个第四代万达广场。
项目整体分为“节庆广场”、“土楼广场、“街屋广场”、“社交广场”四大主题空间,各自以时尚艺术、唯美浪漫、休闲享受演艺娱乐为主题,打造了极具闽南本土风情的多组团室内外街区。
开业前,项目团队在公众号和抖音双平台联合发起期望品牌投票,让客户“做主选品牌”。以极具时效性的互动,让项目保持高曝光度的同时,也用消费者最真实的数据,给予了品牌入驻信心。
在最终呈现上,项目以97%的招商率,55%首店率,引入了森马集团旗下的“梦多多小镇”、小龙虾饭代表品牌“海盗虾饭”、烤鱼品牌“摸鱼儿”等山东首店,儿童体能教育新品牌“体能虎”烟台首店等大批“首店品牌”。
结语
通过复盘,我们惊喜地发现,在艰难的2022年,仍然有许多开发商、项目团队,交出了不同寻常的亮丽成绩单。
这其中,有产品形式的创新,如万象食家、正弘汇均是各自团队的全新产品线;成都SKP、苏河湾万象天地是对地下商业的新探索;
也有经营模式的突破,例如东安睿锦在百年历史之上的买手制转型。
而在这些源于不同城市、不同系统、不同团队的突破背后,我也试图解读一些共同的趋势:
一是越来越多的“巨无霸”项目涌现。
80万平米的武商梦时代、十年来不断扩充至百万平米的重庆时代天街、30万平米的厦门万达鹭港、
28万平米的cdf海口国际免税城……
这些航母级别的新项目,试图通过“更大、更全、更好玩”的一条龙体验,扩大项目的辐射客群,以统治级的体量优势,树立自身不可被撼动的的标杆地位。
二是“高端客”和“新世代”,成为标杆项目的重点发力点。
疫情下的出入境难题,使得国内的高端消费风生水起,重奢购物中心全面加速布局。除了本文提到的福州万象城、成都SKP、贵阳荔星中心,还有海口万象城、武汉万象城也都定位为重奢级别,给当地市场带来了更多高端品牌。
免税热也持续升温,cdf海口国际免税城的开业,又给海南岛的免税市场,新增了一张王牌。
而在高端消费之外,新潮、艺术、时尚成为越来越多新项目出圈的套路。更多项目试图针对95、00后消费群体的新需求、新审美,链接新锐潮流品牌,进行内容填充和空间场景塑造,如以teamLab作主力店的中洲湾C Future City、以潮牌 艺术装置出圈的苏河湾万象天地等等。
三是“项目气质”的打造,超越物理空间的表现,成为赢得消费者的方法论。
尽管今年有很多项目依然在空间、装饰上投入了巨大的手笔,或者因为空间改造而备受关注。但与前几年相比,空间手法上并没有出现特别大的创新突破。
反倒是在内容与营销上,有更多的惊喜和探索——商场正试图通过活动、内容、传播,来塑造自己的“形象标签”,获得更多目标消费者的认同。
南京万象天地在微博发起“南京人有多喜欢说摆”营销话题,以3600万 曝光量,登上同城热搜榜;E馆将携手《OK!精彩》杂志共同打造OK!不设限城市青年碰头大会,塑造“不设限生活社交场”的场域标签,烟台万科广场用抖音互动征集,赢得同城关注和私域流量交互等等,都是非常鲜活且值得学习的例子。
期待所有熬过2022的伙伴们,在新的一年,仍然保有坚守的毅力和创新的动力。也希望新的一年,我们能有机会看到和创造,更多惊喜。
编辑:小栗子 | 图片来源:网络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