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次在巴黎世家折腾了一天,最后除去快递物流的费用,算下来没挣几个钱。我当时觉得一天白干了,很失落。有些产品利润太低,也不值得东找西找的。
我们代购其实是服务行业,有时候跑腿跑到累死,一天下来都买不到一个包。一些爆款的包包,可能要去好几个国家才能买到,米兰没有可能要去巴黎,巴黎没有可能要去慕尼黑,或者去其他的欧洲国家再转一转。
我觉得一部分顾客享受的就是我为他们服务,帮他们找货。那种找到一个限量款或者爆款包包的过程。
疫情让全行业受到最大的影响就是收入。专职的代购一般会压很多货,他们会提前囤一些爆款商品,我看到在群里,这批人基本都是在卖之前的囤货。只是把代购当成副业的这批代购,这个期间基本都是零收入,商场都关门了,也没有货可以卖。
我认识的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在欧洲待时间比较长的大姐。她常年做代购,把国内的一些产品卖到国外,也从国外代购奢侈品、化妆品。她现在回国卖起了水果、玉米。
有人说代购这个行业有点像夕阳行业,但我觉得任何行业都会它不会消失,它也许会转变形式再出现,但传统代购的另一种形式是什么,我还不知道。
我们之前也尝试过开淘宝店,试图拓宽渠道。我们会按照规则上传完所有的产品信息、购买记录、小票记录等等信息,但是三天两头被举报。被举报之后,需要申诉,再重新准备材料。光这个东西就弄得我脑袋都大了。做淘宝实在是太难了,我们两个人也顾不过来,就把淘宝店关了。
大概去年9月份开始,能感觉到直播代购开始兴起。之前我看到过两个小女孩,在商场里直播,所有人都会看他们,我觉得挺尴尬的,但她俩就在那里硬播。不过我觉得可能这种越不起眼,越不被重视的模式,最后越可能会颠覆市场。
中途转行卖口罩,赔了十多万
彩妆代购店主,江枫
一开始,我感觉疫情没什么影响,直到免税店开始价格崩盘。很明显的信号是,日上和海南免税店开始做六折活动。
各地免税店都普遍都存在价格跌降的状况,我手里的货也越来越不值钱。特别是口红,年前年后囤的货,售价差最高达到40元。像阿玛尼405号色,年前售价可以到170元以上,年后就只有130元左右,跌了20%多。
我们这行,货打折了就要囤,但今年价格波动可以说是匪夷所思,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抄底了。之前高价买进的货也需要打折、降价,使劲压成本,甚至亏本都得卖,钱都压在货上,必须稀释成本。
疫情原因,香港地区清关暂停,国外免税店进购的货时效性受到很大影响,少说一个月起,最久的2个多月。我们开始找国内日上和免税店资源,价格未必划算,但周期短,资金周转率快。
今年疫情期间,很多代购和微商都靠卖口罩挣了一笔,我只卖过一次,亏了十多万。
其实一开始没打算卖口罩,之前爆利的藏红花、泰国祈福佛牌我都没跟过风,卖口罩也容易招骂。但看很多顾客在群里讨论,实在买不到口罩,我们刚好有路子,就决定用成本价卖一波口罩,就当是回馈顾客。
市场上有乱七八糟的微商、口罩供应商,我们没敢定。老老实实在韩国找了KF94规格(相当于国内的N95)的正规口罩供应商。
起初,订了7万个口罩,想着其中1万个捐给武汉,剩下的出售。跟工厂谈好的口罩单价4块,加上邮寄、清关等费用,定价6.8一个,能覆盖成本,基本不挣钱出售。当时同款口罩最低价已经10多块。
第一批货拉进仓后,韩国工厂一直卡着,要求涨价到7块,不加钱不让拉走。但我已经按照原定售价、库存把口罩上架,也已经被拍完。想着口罩确实是刚需,我就同意了。再之后,又被涨了一次价,单个口罩成本涨到了13元,加上运费成本13.5元。
成本翻了一倍多,但我没办法强制让大家补差价,只好在上了补价链接,自愿补差价的可以补点给我。但补款的不多,大概有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的样子。
最要命的是,起初承诺给的7万个口罩,最后被压到了3万个。拿到货后,捐了一万个给武汉,只剩下2万个,我们只好跟顾客协商,按买的数量的三分之一发货,收到货后退差价。
这一下,我亏了十多万。做生意有亏、有赔,我习惯了,但信誉第一。这期间最惨的时候,我支付宝里就剩500块。
现在,代购行业愈发不好做,到末期了。我知道的彩妆代购店今年生意基本腰斩,像我们,很多产品最后都只能成本价出,没办法,钱需要流动。
今年,我们整体没什么利润,最近2个月的利润都用来稀释成本了。之前的货进价太高,亏成傻子。
原来行业不透明,做的人不多,店铺少,竞争小。我印象中,欧美代购最好的年份是2016年、2017年,利润高到爆炸,能够赚到售价的30%。譬如YSL圆管12号口红,买入价140多元,能卖到220元,基本是闭眼挣钱。
但现在,一个口红利润只有10块钱左右,一方面,大家的购买渠道越来越多,大平台也纷纷开始做百亿补贴等;另一方面,电商平台倒逼我们做活动,不做活动就不给流量扶持,同行比价也很厉害,很多时候我们属于被迫降价。
我在这行摸爬滚打了五、六年,也算是是见过风风雨雨,但讲真的,现在我也不知道还能做多久。
代购现在真的是夕阳行业
欧洲奢侈品代购,SUSU
国外大部分商场关门后,很多代购都停业采购,也没办法继续采购。有现货的,就卖卖现货。
我主要做欧美代购,代购就是你需要什么,我给你带什么。所有鞋饰箱包、化妆品我都卖。我们这行就是渠道为王,我合作的是主要是欧洲的一些买手店。好在现在还有买手店仍然没有停业,我才有商品可以接着卖。
但我有些同行是专门跑折扣村的,或者专门人肉做代购的,他们就不得不停下来,算是彻底失业了。
疫情之后,很明显的感知是现在邮费在涨,尤其是包清关的物流。整体上,物流仍然可以跑通。现在,我主要都通过DHL国际物流把商品发回来。因为多多少少都会有航班起飞,只是会有时效问题。
上个月,我从加拿大寄了一小箱包裹回来,原来物流费用是100左右,最近收了250。我委托的是一家规模比较小的华人转运公司,在现在这样特殊时期,他们可以打通通路就很不错了。
由于物流涨价的原因,代购价格也会有少许涨幅,但我感觉,除了LV、Chanel、Gucci为主的这些奢侈品品牌是每年必涨价,其他大部分商品原采购价的变化幅度不大。
最近能感觉到明显涨价的是Chanel,因为Chanel全球价差不会太明显,所以很多代购会专门跑去韩国买,从韩国人肉带回来。但现在韩国中国双向隔离,所以导致买货成本大幅度增加,就会出现包袋大幅度涨价的状况。
之前,买手店的很多商品都会有折扣,但因为包款每年都在换,所以折扣幅度的变化其实不太容易感知到。
比较明显的还有Hermes最新的口红,发售价是四五百左右,今年2月大家一般都只在发售价的基础上,加40到50元的代购费。但后来因为疫情严重,采购困难,物流也大受影响,几乎一天一个价,现在价格涨到了600多元,一些比较热门的色号能卖到800到900元。
现在一些品牌把折扣专场开到线上,在线上进行促销,把所售金额的一部分用于捐赠疫情救助。之前,高端潮牌AW就开了一场线上活动,折扣幅度很大,20%的销售收入用于疫情救助的捐赠。这种活动反馈就会特别好,活动时间本来是72小时的,到最后没到24小时就全部售空。
往年的3月、4月都是销售旺季,我的体量比较小,折合也没有具体核算,但现在疫情对销量是会有明显影响的,但我这里没有大幅降低的状况。
去年电商法出来之后,为了继续合法合规地做代购,我专门找了记账公司记账报税。这会导致成本增加,盈利的空间就变得很小。现在很多海外电商、大牌奢侈品都进驻中国、入驻电商平台,再涨价买家也不会买了。
像是Chanel、Hermes、LV这些仍然难买到的品牌,包括一些偏小众或者还没有进驻国内的品牌,受到的影响的就比较小。
代购现在真的是夕阳行业,去年是受到电商法的影响,今年是疫情。现在我就总在想,要不就不做代购了,还是正经工作轻松。
(应受访者要求,浮鎏 、John、 Midu、胡博、SUSU、江枫均为化名)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