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度是指纤维、单纱、网线、绳索等单位长度的质量,描述纱线粗细程度的指标,其表示形式分定长制和定重制两类。
1.定长制
定长制是指一定长度纱线的重量,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粗,包括特数(Nt)和以数(ND)两种
特数(Nt)即特克斯·是指1000m长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也称为号数。
Nt= 1000G/L
式中:L为纤维或纱线的长度米数;G为其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对单纱而言,特数可写成如“18特”的形式,表示纱线1000m长时,其重量为18 g。
股线的特教等于单纱特数乘以股数,如18×2表示两根単纱为18特的纱线合股,其合股细度为36特。当组成股线的单纱特数不同时,则股线特数为各单纱特数之和,如18特 15持,其合股特数为33特。
旦数(ND))即旦尼尔、是指9000m长的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也称为“纤度”
ND=9000G /L
旦数可表达为24旦、30旦等。对股线的旦数,其表示方法与特数相同。旦数一般多用于天然纤维蚕丝或化纤长丝的细度表达。
2.定重制
定重制是指一定重量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其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细。
其指标包括公制交数(Nm)和英制支数(Ne)。
公制支数(Nm)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一克重的纱线(或纤维)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Nm=L/G
公制交支数可表示成20公支、40公支的形式,意味着一克重的纱线具有20m长或40m长。股线的公制支数,以组成股线的单纱的公制支数除以股数来表示,如26/2、60/2等。
如果组成股线的单纱的支数不同,则股线公制支数用斜线划开并列的单纱支数加以表示,如21/42,股线的公制支数可计算得到。
Nm=1/(1/N1 1/N2 …1/Nn)
Nm=1/(1/21 1/42)=14公支
目前我国毛纺及毛型化纤纯纺、混纺纱线的粗细仍有部分沿用公制支数表示。
英制支数(Ne)是指1磅(454克)重的棉纱线含有840码(1码=0.9144m)长度的个数。
Ne=L/(G×840)
若1磅重的纱线有60个840码长,则纱线细度为60英支,可记作60s。股线的英制支数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同公制支数,如60s/3。
经、纬纱的支数可以用经纱×纬纱来表示。例如,某织物的经纱是20英支,纬纱是16英支,则可表示为:20s×16s。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